湖北小池成跨省发展成功范例,这4个中部城

我国面积广袤、人口众多,存在着天然的地域文化、气候特征和历史渊源等多方面的差异,为了便于治理和经济发展,同时兼顾历史文化和地域差异的原则下,把全国划分成了若干个省市区。而在省市区相互交界处的一些县市,因为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容易被忽略,成为了政策盲区,在经济发展上一般都比较缓慢!最近这些年国家大力提倡,打破行政壁垒,进行跨行政协调发展;于是一些过去不管的地带,摇身一变成为了香饽饽,比如湖北省黄梅县的小池镇就是如此,被人们称为中部地区的“经济特区”!那么小池镇设立“特区”6年以来,到底发展的怎样呢?

湖北省黄梅县,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一个美丽的滨江小县;但是在湖北沿江县市中,经济只能说是非常一般(12年黄梅GDP亿)。12年,黄梅迎来了春天,三省交界处的三不管地带成为了它的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湖北在黄梅南部的小池镇设立了跨区域合作示范区,并被确定为省级战略。在此后的6年时间内,黄梅和江西九江在医疗、交通、城镇规划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互补,不仅开通了跨省公交,还实现了跨省合作医疗报销。而小池这个当初镇区面积仅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仅5万的小镇,成为“经济特区”后,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镇区面积扩展到了25平方公里,是以前的5倍;而GDP也由12年的36亿增长到了86亿,增长了%。由此可见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跨省发展的小特区,经济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改革效果非常明显!

由中部的第一个“经济特区”——黄梅小池仅6年的发展成绩来看,在省域交界处打破行政壁垒实现跨省一体化发展,既是符合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战略,又是充分释放县域经济活力,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客观需求,其改革效应非常明显,成功显著!正是基于这些因素,湖北经济专家叶青提出,可以以小池为标本,加快跨省一体化发展;为此,他提议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内新设两个跨省“经济特区”。

这其中的第一“经济特区”就位于湖南和江西两省的交界处,它们就是江西的萍乡市(地级市)和湖南的醴陵市(县级市,为株洲代管)。两个城市之间有沪昆铁路和沪昆高铁相互连通,交通便捷;且两个城市都属于工业城市,萍乡市是著名的煤炭工业城市,醴陵盛产陶瓷和花炮;将萍乡和醴陵设立为跨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既可以扩展萍乡的发展空间,又可以使醴陵获得更多的资本和项目支持,从而加快两地经济发展。

而叶青提议设立的第二特区位于湖北省和湖南省的交界处,它们就是湖北省的赤壁市和湖南省的临湘市。赤壁市位于湖北的南部,因历史上的赤壁大战而得名,属于地级咸宁市代管,是湖北省县域经济强市;而临湘则位于湖南省的东北部,为岳阳市代管的县级城市。赤壁和临湘两市面积和人口相仿,都是滨江县市,有着共同的地域特色;将两地设为跨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可以释放县域经济活力,实现两市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加速两地经济发展。上面就是有望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内新特区的4个城市,其中有你的家乡吗?你认为哪些地方也适合设立新的跨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