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张氏来源概述

白癜风黑色素种植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705/4650580.html

黄梅张氏来源概述

黄梅,历来为军事战略要地。历史上,黄梅境内战事频繁,加之湖泊众多,水患瘟疫肆虐,人口数次锐减、迁徙频繁。目前,境内人口大多数为南宋末至明初移民后裔,黄梅张氏与黄梅其他姓氏的总体情况基本一致。

现有黄梅张氏中,最早迁入的为乐平古港沅公支系。沅公四子千五公次子胜二公,于南宋迁入黄梅。胜二公侄孙新六公,因官黄梅教谕,遂落籍黄梅。文户落籍黄梅也较早,遂后英户、庄户、天禄户等于元代相继落籍黄梅。

笔者多年实地走访调查,汇总黄梅张氏总户数41户。现将黄梅张氏来源整理如下:

一、徽州府婺源县甲道派分支(32户)

本分支在黄梅县后裔中,户数及人口占比都非常大,明确为甲道派分支的户数为32户,总人口预估有7-8万人。本分支从三处迁入黄梅,分别是江西乐平古港、江西德兴新营、江西德兴张嘉会。始迁祖有9人,分别为:古港的胜二公、胜公、新六公(部分记为谷宝公)、仁一公(洪户始祖)、义祖公、伯三公、德兴新营英公、庄户祖、天禄公。

(一)乐平古港(23户)

1、沅公支系(22户)

长房新六公支下(15户):

百七户、思忍户、天才户、受五户、安兴户、必胜户、普兴户、再兴户、义户、宗一户、福户(濯港镇)、福二户(黄梅镇)、福二户(孔垄镇)、德户、多福户

长房义祖公支下(1户):

义祖户

次房仁一公支下(1户):

洪户

四房胜公支下(1户):

胜户

四房胜二公支下(4户):

胜二户、伏三户、伏四户、伏六户

2、伯三公支系(1户)

受户

(二)德兴新营(8户)

1、宗颜公支下(4户)

英户、旺二户、庄户、天禄户

2、宗谊公支系(4户)

福户(独山镇)、德斌户、大远户、庆一户

(三)德兴张嘉会(1户)

大户

二、广信府贵溪县龙虎山派分支(3户)

本分支在黄梅县后裔中,户数及人口占比第二,明确为江西贵溪龙虎山派,共3大户,总人口预估1.5万。

文户、兴户、高户

三、黄州府广济县八户分支(1户)

本分支在黄梅县,仅占1户。人口较少,约人。

宣一户

四、其他分支(4户)

本分支在黄梅县后裔中,户数及人口占比相对较小,共4户。人口预估0.5万。

旺户、秀五户、霍桥户、景户

旺户由湖北江陵县迁入黄梅,黄梅之前的世系暂不可知。秀五户走访一次,未获宗谱,故而不知其世系来源,本户宗亲口述自安徽太湖县迁入。霍桥一支,经调查不知其属何户,故而暂定名为霍桥户,由江西吉水县迁入黄梅,黄梅之前世系亦不可知。由于笔者精力有限,景户暂未实地走访调查,故暂不知其世系来源。此4户汇为其他支派,若能发现可靠资料,可进一步考辨纠正。

五、饶州府张胡氏分支(1户)

本分支在黄梅县,仅占1户,人口约余人。仁七户情况较为特殊,为张、胡二氏。始祖仁七公,饶州府张氏,明初迁黄梅。仁七公无子,江右望族之华林胡氏入赘改姓张氏,承袭仁七公官职,后裔世为张姓。

仁七户

由于本人精力及能力有限,望广大黄梅张氏历史文化研究爱好者不吝赐教。望我黄梅张氏族人提供更多的宝贵资料,不断纠正历史错误及个人认识的错误,尽可能补充完善,为黄梅张氏历史文化研究添砖加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