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李济慈见习记者杜超)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普及与发展,众多慈善公益组织也纷纷加入进来,以求突破,使互联网与慈善公益行业的跨界融合更加广泛深刻,不断创造新的行业生态,持续释放新的活力。深入探索“互联网慈善”新技术跨界合作年已进入下半年,在疫情之后这个特殊的金秋时节,慈善行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闪光时刻”。作为全国慈善行业的“排头兵”,中华慈善总会积极探索传统慈善模式与互联网的新路径,以及“互联网+慈善”的模式的应用与扩展,紧锣密鼓推进慈善跨界合作。9月3日,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互联网+慈善”是其中重要的合作形式;9月4日,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全国各省市慈善会启动“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9月24日,“幸福家园”项目推介现场会在湖北省黄梅县召开,首批17个省市慈善会与中华慈善总会签订协议,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联合实施“幸福家园”项目,使更多的农村与农民受益;10月12日,中华慈善总会与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之一的轻松筹(轻松集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同日,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光大银行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月13日,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一行前往泰康保险集团,双方就推动“互联网+慈善”等领域深入合作达成共识……一连串果断行动,一次次跨界合作,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强势转变,愈加激活了慈善组织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革命的不断深入,网络让人人慈善、随手慈善成为现实,使得慈善行为更加透明高效,不仅给传统慈善事业运作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极大激发了慈善事业长远发展的健康活力,凸显了慈善事业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互联网慈善已经成为现代慈善事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这样表示。突破传统,实现“互联网+慈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公益事业常局限于“小众慈善、大众围观”的模式,而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其中的界限。现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成为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强大的助推器。“互联网+慈善”模式由此迅速形成并发展。历史地看,“互联网+慈善”的结合要早于它和现代制造业、物流业等产业的结合。从年开始,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已经开始进入公益慈善领域,改变了慈善机构只能依赖银行汇款和线下募捐的传统模式,降低了筹款门槛,方便了民众捐赠。年开始,凭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