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吕博林通讯员吴慕枫程耿
7月23日一大早,黄梅县黄梅镇石老屋村村民石国柱拎着潜水泵来到自家稻田里,铺好潜水泵水管,接通电源,清澈的水流从沟渠管道涌入稻田。“眼下正是水稻含苞灌浆期,得亏了咱们的石书记,把电线架到田头,灌溉方便多了。”
“既不用担心田旱,也不用担心田涝,别提多方便。”石国柱细数变化,言语中有止不住的喜悦,“以前都是几个人扛着柴油机到田间,碰到灌溉高峰还得提前四处租借,更不用没日没夜守着柴油机子。”据悉,该村4个小组亩耕田,但是几乎每年都有因农排设施较少导致农田缺水农民歉收的情况,农田灌溉一直是老百姓的“心头病”。
石国柱口中的石书记是黄梅县供电公司去年10月派驻石老屋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石锦平。石锦平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公司党委汇报。“我是电力人,派我来当驻村第一书记,得把优势发挥出来,为村里百姓踏踏实实干些实事。”
在石锦平积极争取下,今年4月,投资30多万元的改造项目落地。石锦平带着供电公司网改施工人员,在石老屋村新建农排0.4千伏低压线路米,并新立电杆25基、利旧电杆8基,农排用电线路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全村灌溉用水全部实现电气化。
“不用再望天收,要不然,我哪有勇气改增两季稻的面积。”村民石国柱如今底气十足。
石锦平面对家人,却是自责愧疚。老婆程芳今年56岁,患慢性病长年靠吃药维持,而儿子在武汉、女儿已出嫁,一心扑在工作上而抽不开身的石锦平,思来想去只有花钱请人照顾老婆。
男儿有苦压在心,投身乡村不言悔。石锦平把这份对家的愧疚调整为干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动力,看到村里晚上黑漆漆,增加了村道路两旁的路灯,村民们不用摸黑出行了;带头整治村庄环境卫生,陈年垃圾堆不见了;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活动,村民安全用电意识增强了。
湖北日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