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撕2人答题卡的女考生成绩普通,曾

今年的高考,注定不凡。常州一考生因寻找丢失的手机,英语开考后17分钟才来到校门口,被保安拒绝入内。广东省阳江市一考生,考试前几天意外受伤,在考场外欲放弃高考,班主任背着她找教室。黄冈市黄梅县城管队员罗超良背着毛菲菲游过1.5米深的洪水,在开考前把这位考生送到了考场。高考,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是神圣庄严的,每个人都在尽全力维护着属于它的荣耀。然而,河南平顶山一考生撕毁邻桌两名考生的答题卡,却让人看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

01高考现场直击人性之“恶”

高考第二天,在离考试结束前10分钟左右,平顶山一名女考生突然不知怎么回事站起来,直接把旁边一考生的答题卡抽出来撕掉了。几个老师赶快过来制止她,没想到她的速度比监考老师还快,直接又把另外一个同学的答题卡也撕掉了。从新闻报道得知,该女生为平顶山某中学普通班学生,与被撕的两个考生一个素不相识,另一个虽是同班同学却无矛盾。究竟是什么导致女考生出现过激行为呢?据同班同学反映:她之前在我们班,确实遭受过一些语言暴力,有一些男生背后说他的坏话,开她的一些玩笑,起一些外号,拦着她在哪儿笑啊,还有各种排挤她,可能他们自己不会觉得这是一种冷暴力,有可能就是觉得好玩。高考本来压力就大,也有同学猜测,这名女考生可能看到旁边的人卷面写得比较满,而她自己的试卷都是空白,所以,心理压力就上来了。不管是考场情绪失控还是曾遭受语言暴力,女考生同学的解释,网友并不买账,甚至有人发出灵魂拷问:高考,是大部分读书人改变命运的机会,高考与其说是考知识,不如说是考心理素质,这位女考生应考期间情绪不稳,不仅影响了自己正常发挥,还影响了其他人按时交卷,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02被语言暴力的女孩

平顶山的女考生的经历,让我想到了《少年说》里的一个女孩。八年级的小包是一个少与人交流、言辞不多的女孩,每次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班上总有同学会发出一阵怪笑,并且不断重复她的名字来讥笑她。她常常怀疑自己身上是不是有什么令人讨厌的缺点,为此她特意找来同班的小莫询问。小莫问为什么会这样想,小包说:“可能是因为她身上有一些连自己都没有发现的缺点吧,所以班上才有同学不太喜欢她。”小莫鼓励她说:“你并没有什么不好,是那些同学的错。”她以为小包会感到委屈或者生气,没想到她却说:”他们只是年纪还小,还不太懂事,觉得好玩吧,她知道他们没有什么坏心眼。”勇气台上的小莫希望能给小包一个机会:让她哭出来,发泄一下。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事情。知道她的心里是痛苦的、是伤心的。然而小包却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委屈,她紧张到语塞、拳头握紧、最后捂脸哭泣,边哭边说:“他们会笑的、他们会笑的、他们会笑的……”女孩小包一直重复“他们会笑的”,可想而知,她的内心已经被同学日复一日的嘲笑摧垮了。她不信任自己更不相信周围的人,就连旁边安慰她的女同学送上拥抱,她也只是呆呆地站立,脸上写满胆怯、冰冷和害怕。在这条视频下面,有网友留言说:“不用哭,就一句话,谁笑你,直接骂回去。”“你也要外向些,不要过于善良了,有时候也要适当发泄的。”“这样长期下去会有心理阴影,还是要好好解决。”节目看到这里,很庆幸小包有如此关爱她的好朋友,能够通过节目将她的遭遇说出来,一方面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另一方面也能让小包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就像《少年说》主持人说的:小朋友太善良了,真的会让自己承受很多伤害、别人却不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小孩,调皮到伤害到了别人,也不觉得那是伤害,然而被伤害的人如果不说出来,自己默默承受就会是这样,然后压抑在心里,而且这种伤害会越来越多加注在他们身上。所以,一个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线应该越高一些。这样才能避免纵容他人,也能保护自己。

03如何认识情绪

河南平顶山女考生和《少年说》女孩都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这种性格的孩子环境适应不良,产生了焦虑、失望、恐惧、不满和嫉妒等情绪,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垃圾。积极的情绪体验可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周围环境,消极的情绪体验则会影响你适应环境的能力,持续负面的消极情绪体验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能力(比如《少年说》里的女孩认为同学嘲笑她是因为自己身上可能有一些连自己都没有发现的缺点)、个体交往能力以及生活和学习质量等等。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这种自我认知失衡的环境,可能会出现情感障碍,情绪垃圾如果不及时清除,久而久之就会超出我们的承受范围,在压力剧增的情况下出现情绪失控的状况,甚至产生转嫁报复的行为(比如平顶山考生情绪失控撕毁他人答题卡)。心理学上有一个“踢猫效应”指的就是负面情绪累积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影响。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因遭受老板批评的父亲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糟糕情绪亲手酿成了一出悲剧——车祸。负面情绪产生的连锁反应破坏性之大、杀伤力之强让人始料未及,那么,生活中,我们要如何清理情绪垃圾呢?答案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踢猫效应”中的父亲受到老板批评,没有及时查找原因、弥补不足、重新赢得老板的器重,而是将不良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这是自我认知不足、回避不良情绪的表现。《少年说》中的女孩,负面情绪累积让自己不堪重负、面对同学的嘲笑时一筹莫展,这是过度自责,不良情绪过度归因的表现。《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一书中提到:伤害你的人从来没想过帮助你成长,真正让你成长的是你的痛苦和反思,经历本身没有特殊意义,让它变得有意义的是你的坚强。所以,与其任由情绪垃圾泛滥,不如主动克服不良的情绪体验。主动克服不良情绪,即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又要对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合理归因,从而找到及时处理不良情绪的方法。因此,负面情绪袭来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利用它作为自己成长的阶梯应是情绪管理中的“上上策”。写在最后:平顶山女考生撕毁2人答题卡,是人性之“恶”,当所有人都在等待属于她的审判时,我们更应该透过现象分析背后造成这一考试“悲剧”的根源,一个女考生受到惩罚不足惜,但是如何保护每一个孩子都不受伤害,才应是我们真正关心的话题。——感谢阅读——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