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舌尖上的六姨老面馒头

白痴风是怎么得的 http://pf.39.net/xwdt/160320/4793729.html

黄梅

舌尖上的六姨老面馒头

曹锦军围炉

提起老面馒头,很多人会呵呵一笑,不就是普普通通老面做的麦粑么?难不能会成为黄梅的名吃?其实,在黄梅有一种老面馒头不仅用原生态的面粉做的,还在许多社会公益活动中散发出爱心的味道。它就是——六姨老面馒头。

老面馒头,很多人吃过,因为不但味道好,还会有童年的记忆。这馒头原材料含碱,对身体有利,而不是用泡打粉这种添加剂,仅凭这一点就让人吃的放心些。

六姨老面馒头在黄梅县古塔附近的环城路上,每天早上三天多就起来做,即使是严寒酷暑,也风雨无阻,馒头一天会卖出多个,因味道好,经济实惠,供不应求。如果没有预约,或者去晚了,只能望店兴叹。六姨老面馒头还通过网络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地,深受当地市民喜爱。

老面馒头制作的时候,要先将老面用水泡过混匀,放入面粉和水,待面发酵后,放入固态的糖和碱,反复柔合,加入适量的干面粉,继续柔合后制成馒头形,入锅点火蒸。这样蒸出来的的馒头很柔软,还有麦香味。

六姨,本名瞿晓红,因为在家排行老六,做出来的馒头也因此取名六姨老面馒头。她老家在分路镇,那是个鄂赣皖一带有名的馒头之乡,很多分路人都在外以做馒头为生,据六姨讲,分路镇仅在周边省市有名气的面点师就有多位。这些看似普通的人,用一双双勤劳的双手致富,做出来的是馒头,更是对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今年52岁的六姨,也就是瞿晓红,曾经在黄梅一棉工作过十五年,和我父亲母亲很熟,因年长我几岁,我称之为六姐(为便于读者阅读,文中一律用“六姨”)。

六姨老面馒头是有温度的馒头,年7月,黄梅遭遇98+特大洪涝灾害,武警、舟桥旅等官兵在太白湖奋力抢险,为了让参加抢险的官兵在大堤的抢险间隙能补充能量,六姨和老朋友柳芳、老夏专门免费送去了个馒头,以及20箱矿泉水和加多宝慰问,用爱心筑起了一道防洪大堤,后来央视还进行了报道。

六姨老面馒头是有爱心的馒头,这些年,黄梅县下新、独山等福利院的老人都吃到了六姨免费送来的老面馒头。要知道馒头的利润微薄,每做一次公益活动,得要起早摸黑做多少个馒头?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爱心之旅。

望着六姨在店里忙碌的身影,只希望她的店生意越做越好,让更多黄梅人的舌尖上都能吃到可口的六姨老面馒头。

作者:曹锦军,男,湖北黄梅人,生肖牛,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冈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黄梅电视台记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