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黄梅县 >> 黄梅县风景 >> 巍巍的军塔

巍巍的军塔

中科公益抗白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湖光秀美,军塔巍峨。黄梅县大河镇吴祥村,这个平凡的村庄,她就是我的故乡。红色的记忆,让人升腾崇高的敬仰与追思。

相传,永安湖畔吴姓开山祖人,于中古后唐时期为避乱世,来这里发脉生根,三世后孙吴友祥,蛰居青山掩映的眠牛山下,世世代代延续相传,后人敬怀先祖,将村塆称为吴祥村。

历史悠悠,人文底蕴深厚。家谱记载有千余年,历经多少风霜岁月,这一脉香火绵延不熄。明清时期这里已然成为一座钟灵毓秀、徽式建筑的村庄,它占地0.5平方公里。村庄有三大门楼,一座雄伟的吴氏宗祠,屋体相连,家户相通。

科举选拔时期,这里出了进士两位,举人一位,贡生三位,秀士十几人。梁山武术高手三人,在这里授徒传艺。流芳有一美好的故事,人世间编有一首民谣,印证故乡的历史与风土人情。“无鬓须公公,有鬓须奶奶,挖掘金银发大财,子子孙孙做府台,门楼深深高又大,强人盗贼不敢来。”

今时荣称红色吴祥,省授予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大革命时期这里涌现出多位革命党人,牺牲了许多英雄烈士,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年是中国共产党华诞百年,学党史,祭英烈,更加怀念吴祥的英雄。

革命先行者吴介藩,生于一九零一年,出生于富裕的吴老四家庭,他幼小聪明,认真读书,积极上进,就读于黄州府启黄中学,深受国文老师董必武同志革命思想教育,后留学苏联,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七年回国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一天,他骑着一匹白马回到故乡吴祥,走进家中劝说父母亲,做了两件不平凡的事。

一是将父亲收藏已久的房地产业契约和贫穷人家借钱条据一统烧光。二是把父母亲包办的婚姻写休书解约。

忙完这些事后,准备跨上高头大马重返前线,慈母流泪问:“儿呀!你将什么时候回来?”此时此刻,吴介藩也双眼含泪:“娘!等革命成功再回来侍奉您老人家。”从此再没有见面。“故地为一别,孤蓬万里行,征途艰辛苦,岁月故乡情。”

一九二八年六月十八日至七月十一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吴介藩与李子芬同为出席大会的一百四十二位代表之一。在南昌,他从事地下工作,一九三三年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英勇就义于南昌。他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铭记史册,缅怀他的精神仍在吴祥。新中国成立后,受人尊敬和爱戴的母亲,由国家奉侍在黄梅福利院养老送终。

杰出的革命家吴少溪,一家五人皆献身革命,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家境殷实,青年时代读书于黄州府启黄中学,深受董必武同志革命思想教育,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受董老指示,回乡燃起革命烈火,发动秋收暴动,成立黄梅县北区暴动委员会,吴宏记任北区党委书记,吴少溪任北区考田山党支部书记,兼任蕲、黄、广三县特委书记,此时考田山革命轰轰烈烈,到处皆闻,先后成立了赤卫队、儿童团,没有枪,没有炮,用的是刀矛、土铳、土炮(至今土炮尚存县博物馆),考田当时人称考田国,男人在前抗敌,女人在家熬煮铳药。土炮药配上碎铁屑装入土炮打敌人。国民党反动派调动全县三十五镇官兵,围攻考田。反动派叫嚣打到考田去,石磙也要砍三刀。

时处多事之秋,革命转入低潮,革命者把赤卫队员就地疏散,化整为零,躲入宋冲红军洞,为时七天。由于叛徒举报,敌伪军围住山洞,将稻草上撒辣椒粉,用火点燃后将乡村扇米用的扇柜,将浓烟扇入洞内,使人无力抵抗。敌人将革命者抓回村塆杀害,一夜间村塆牌坊边倒下十八位革命先烈,血染大地,吴少溪的人头被敌人用竹杆竖立在大洋庙桥头上,吴宏记被抓捕到黄梅县北门山,与一百多名革命党人一同杀害。吴祥人悲痛万分。大革命前夕,吴祥村人丁多人,大革命低潮,该村人丁锐减至余。

大革命失败后,根据上级指示,一九三零年十月十六日红八军五纵队、阳新沿江游击队、英圻红军独立团,三方面军正式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就在吴祥成立。军长蔡升熙,政治委员陈奇,副政委汪少剑,政治部主任周吉,他们遵守三大纪律作风,军委办公处设在吴祥宗祠内,据村塆前辈人传说,立军誓师大会,集合在墩前八斗丘田里,约计有二千人还歌唱军歌。

红十五军成立后,战斗力更加强大,为了振奋军威,抚慰大革命失败考田人精神创伤,短短三个月内红军先后对圻、黄、广、安徽等周边地区国民党反动派武装部队进行严厉打击,围攻黄梅县城,奔袭圻春漕河,攻打张家塝、桐梓河,反围剿太湖县城,攻打金家寨、张套河口镇、红安七星坪、老君山阻击战,突击麻城福田河等十次大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一九三一年一月接上级指示奉命挥师北上,在麻城福田河会师,改编为红四军。同年十月与黄麻起义军的红二十五军共组成为红四方面军。时至今天,红十五军历史沿袭下来还有两个团,都以红十五军命名。红十五军一团现为西部战区第十三集团军第三十七师第团,位于重庆市金冈梁区,该团走出开国将领名,特别介绍第团中一位团长周学义是红十五军老战士,为开国少将,黄梅停前人。红十五军第三团现为南京军区第十二集团军第团,团部位于江苏省新沂市,红三团是全军出名的“百将团”也是二野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团之一,该团走出开国将领名。

一路光辉历程,红十五军历经共组改编,历尽千难万险,日夜奋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牵制了大量敌人兵力,为配合中央苏区鄂豫皖、湘鄂赣地区的反围剿斗争,为中国革命胜利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为了纪念这辉煌一笔,一九八五年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和老一辈革命家徐向前、何长工建议,经中央批示在吴祥成立红十五军诞生地,建立军碑一座。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红十五军英雄业绩永垂不朽!”军塔熠熠生辉!军塔星光映红热土,永放光芒。

作者简介:吴东继,黄梅吴祥人,德高望重老中医,现医院,文学爱好者。

审核:周火雄编辑:秋歌

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