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93.html
柴桑区,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九江市三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江西省北部,东倚浔阳区、濂溪区、庐山风景区,南邻庐山市、共青城市、德安县,西接瑞昌市,北与湖北省黄梅县、武穴市隔长江为界,东北部飞地江洲镇四面环水,为长江冲积岛,隔鄱阳湖与湖口县相望,隔长江与湖北省黄梅县、安徽省宿松县为界。
柴桑区,旧名九江县。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地,秦朝时属九江郡辖境,汉高祖六年(前年),始置柴桑县,因境内柴桑山而得名,县治今柴桑区马回岭荆林街一带。新莽时,柴桑县改名九江亭,东汉初复名柴桑县。
西晋永嘉元年(年),今区境内增置九江县,不久废入寻阳县;义熙八年(年),省寻阳县入柴桑县。南梁太清二年(年),分柴桑县置汝南县。隋朝开皇九年(年),废柴桑县、汝南县,复置寻阳县;开皇十八年(年),改寻阳县为彭蠡县;大业三年(年),改彭蠡县为湓城县。
唐朝武德四年(年),析湓城县置浔阳县,翌年又分湓城置楚城县,武德八年(年)废湓城县,贞观八年(年)废楚城县,两县地均并入浔阳县。南唐升元三年(年),改浔阳县为德化县。此后,历宋、元、明、清,德化县先后隶属于江州、江州路、九江府。
民国三年(年),因与福建、四川两省德化县同名,遂改德化县为九江县。
年冬,市、县分设,析九江县城设九江市;年,九江市、九江县合并,年再度分设。年,九江县治从九江市区迁至沙河街。
7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九江县,设立九江市柴桑区,以原九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柴桑区的行政区域。
柴桑区总面积平方千米,下辖7个镇、5个乡和3个场、1个开发区,6年末户籍总人口人、常住总人口人。
柴桑历史悠久,自汉高祖六年(前年)置柴桑县,迄今已有多年历史,至隋朝开皇九年(年)柴桑县废,“柴桑”之名前后使用年。隋唐时建置、县名变化频繁,南唐升元三年(年)改浔阳县为德化县后,一直使用至民国三年(年),“德化”之名前后使用年。年德化县改名九江县,7年撤销九江县,设立柴桑区,恢复知名度极高的“柴桑”古名。
柴桑县历史名人:周访(西晋名将)、周抚(东晋名将)、周楚(东晋将领)、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吴中四杰”之一、明初十才子之一)、李鸿宾(清朝两广总督)、徐宝璜(著名新闻教育家)、杜宣(著名剧作家、散文家、诗人、国际文学活动家)、蒋彝(画家、诗人、作家、书法家)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