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是以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为基调,用安庆地区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艺术,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黄梅戏曾用名小戏、采篮戏、采茶戏、花鼓戏、二高腔、黄梅调和皖剧等,也曾被称为“怀腔”或“府调”,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始定名为“黄梅戏”。
年,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湖北黄梅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唱安徽黄梅戏的?
年《中国戏曲志.湖北卷》载:《黄梅县黄梅戏剧团》前身是采茶艺人项雅颂等于年先后组建的人民剧团、大众剧团。年在两个团的基础上成立了黄梅县新生剧团,演出采茶戏和文曲戏。年5月该团改演黄梅戏,易名为黄梅县黄梅戏剧团。年改黄梅县采茶戏剧团,年复改为黄梅县黄梅戏剧团。
《中国戏曲志.湖北卷》年《中国戏曲志.湖北卷》载:《黄梅采茶戏》:形成于黄梅、广济一带……年后定名黄梅采茶戏。同年(年),因新生剧团被改编为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改唱安徽黄梅戏,采茶戏未能继续进行改革和重大发展。
《中国戏曲剧种手册》介绍的黄梅采茶戏,原叫“哦呵腔”年出版的《中国戏曲志.湖北卷》还对“黄梅采茶戏”发展状况作了记载:“据年调查统计,剧种(黄梅采茶戏)虽已无专业剧团,仅黄梅一县,农村半职业采茶艺人近二百人,很多村镇五十岁以上的老农约有三分之一能唱采茶戏。”
《中国戏曲志.湖北卷》二,湖北黄梅为什么改唱安徽黄梅戏呢?
湖北省图书馆.湖北数字图书馆网站“黄梅戏”大记事中对黄梅县改唱“安徽黄梅戏”的原因有记载:”年,宿松县和平剧团赴湖北黄梅演出,首次将安徽的黄梅戏带到了湖北黄梅县,在当地群众中引起轰动。同年,黄梅县新生采茶剧团改编为黄梅县黄梅戏剧团。”
湖北省图书馆.湖北数字图书馆网站截图任何一个国家非遗项目,在申报的时候,应当传承有百年以上。至年湖北黄梅县将“黄梅戏”申请为国家非遗时,湖北改唱安徽“黄梅戏”只有50年时间,从介绍中看,湖北黄梅申请的非遗产“黄梅戏”是“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也就是说湖北黄梅申请的国家非遗是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中国戏曲志.湖北卷》记载得很清楚,当地本土戏曲剧种----黄梅采茶戏,在年调查中,已无专业剧团,也就是说当地几乎没发展本土戏曲剧种----黄梅采茶戏。
年《黄梅县志》记载的本土戏曲剧种《黄梅采茶戏》,俗名:采子
三,湖北黄梅是怎样将安徽黄梅戏申请了国家非遗的?
请看李玖久发表在年12月2日《黄冈日报》上《把黄梅戏“抢回”黄冈的拉力赛》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