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王希文通讯员宋丹丹)近日,湖北省恩施市沐抚办事处前山村通过湖北省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成功激活该村互助基金,并成为“幸福家园”平台第1万支被激活的基金。依托“幸福家园”平台,两年来,全省已有超万个村社参与发起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儿童关爱等各类民生项目,多万人次参与家乡建设,筹款3.03亿元,构建了“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成为慈善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之举。全省联动项目实施实现快速普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于6月逐步恢复实施,湖北省慈善总会依托“全省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各地会员单位的积极性,发挥项目示范县和示范片区的带头作用,先后涌现出了“恩施经验”“黄梅效应”“黄冈模式”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使项目以点带面逐步在全省推广实施。在巴东县,当地慈善会积极整合企业资源,形成村干部带头、村民参与、企业支持模式,推动84个乡村实施亮灯工程,用慈善力量点亮了山村之夜。在天门市,慈善会联合扶贫办、工商联组织实施的“百企联百村”活动,通过企业结对帮扶村社,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在麻城市,项目实施创下了一周激活全县所有村(社)互助基金的历史记录,麻城市民政局还将项目推广融入党校培训,并到逐个村社上门指导基金激活工作。在黄梅县,“幸福家园”项目的实施已然成为样板,全县个村(社)全部入驻平台,已累计筹款余万元。年,在项目启动之初,黄梅县就先行先试,运行两年来,黄梅县通过在“幸福家园”平台设项目、推文化、链资源、组队伍,实施送戏下乡、公益食堂、关爱烈士父母、爱心水站系列温暖工程,解决了困境儿童、大病患者、精准扶贫户等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链接公益机构组建志愿者队伍,探索志愿者公益积分兑换,动员5万多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一起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呐喊、助力。在黄冈市,市慈善总会积极响应全省联动号召,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项目实施片区全覆盖,联动辖区10个县区慈善会,动员村社居民结合实际需求发起疫后村社环境美化项目,广泛发动商会、企业通过定向捐赠支援家乡建设,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进行网络微捐,调动了村民参与积极性,让“人人慈善”走进千家万户。经过各地的组织协调,“幸福家园”项目年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全省44个县(市、区)共场项目培训工作,通过印发宣传册、开展项目培训、座谈、电话沟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