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讲述·你的故事38个
你和“天气”之间经历过什么?有人说,天气是每天都会遇到的东西但有时,它也能让你“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从中学会珍惜学会乐观、学会希望学会理解、学会敬畏今天,我们就邀请气象工作者
和广大网友们
一起聊聊
自己从“天气”中学到了什么?
HereWeGo~
东北人到南方上学
被“天气”上了很多课
讲述人:王蛟洋
作为一个东北人,在南京上学的那几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湿冷天气的“魔法攻击”……
在南京上学的第一个冬天,我并没有带很厚的衣服。那时,我只是从天气预报上,了解到南京的冬天通常在0℃左右,自以为小棉服就能帮我扛过“冬天”。然而,冬天的第一场雨后,南京的天气,就给我狠狠地上了一课!
南京的冬天,温度未必是最低的,但空气湿度大,湿冷带来的体感温度会觉得比东北还要低很多。只需零下几度,就能让我这个东北人自觉撑不住了!
于是,我赶紧给家里打了电话,让家人邮寄最厚的羽绒服。他们竟然表示很诧异:“羽绒服?不至于吧?”。我反手就给家人丢去一张手和耳朵上冻疮的照片……几天后,我高兴地穿着厚厚长款羽绒服,迎来了冬天的第二场雨。
在南京,“天气”还给我上了很多课。比如,冬天下雨、下雪是要打伞的;羽绒服最好穿短款的;上课老师是允许同学们跺脚的;被子是每天从早晒到晚的;0℃的天气也是可以长冻疮的……
南方虽然冷,却也能磨炼人的意志。就像是南京的市花梅花,它在寒冬中迎风傲雪,也激励这里的人们,能在困境时奋起,于冷傲中绽放!
不相信我?
你就会被“天气”上一课
讲述人:李小菊
我曾先后从事过地面气象观测、天气预报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天气”可给我上了不少课……
一年初夏,我接到朋友的电话,说要驾车去山里烧烤。那时窗外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我一边接电话,一边滑动鼠标,忽然发现雷达扫描图里,朋友要去的地方正在迅速生成对流单体。于是,我赶紧劝阻朋友放弃出行。朋友很扫兴:“胡说八道之前,你能不能先看看窗外?”
话虽如此,但朋友还是原路返回了。不久,团团簇簇、棉花糖似的云朵开始变得白亮,像花椰菜一样迅速“绽放”,隐隐还有雷声作响……自此,朋友常常感慨,认为我的职业技能非常“牛”!
其实,天气变幻无常,也曾让我困难。但万千变化,这也教会了我很多。当人们陶醉于弱柳扶风、烟波拍岸时,我会思考风向、风速;人们沉浸于流云容容、云卷云舒时,我说出,那羽毛状的叫密卷云,鱼鳞片的叫高积云……也许有些不解风情,但我也爱这样的自己。
极大风速36.2米/秒!
“天气”留下的难忘一课!
讲述人:李珊
年6月27日,赞皇县气象观测站。13时20分,雷声忽然在耳边炸起。不一会儿,冰雹啪啪地开始砸在房顶上,狂风夹着暴雨呼哮而来。
我和同事紧盯着电脑显示屏上的风速。
“13.2米/秒”
“13.6米/秒”
“15.6米/秒”
…
大风冲击着铁门,整个门开始巨烈晃动。“天吶!30.1米/秒!”数据刚刚测得,一块石膏板重重跌落在我脚边。刚编发完大风预警的我,就被同事一把拖到宿舍下铺,想用床板保护自己。
“珊姐,快顶住床板,快!”一瞬间,整个房顶开始呼哮。电线、石膏板、木块开始跌落。窗外,天忽然黑了下来……此时的我,内心恐慌,整个人都吓傻了。
“珊姐,我数1、2、3。咱们一起冲出去!”
“1!2!3!冲!”躲在下铺,死死撑着上铺床板的我们,同时撒手,一跃而起!我们一头冲出屋外,冲进雨中。就在此时,整个屋顶被掀起,又重重摔落……望着眼前这一幕,我俩不住地浑身发抖。
此时,山下县城内也是一片狼藉。东倒西歪的护栏、拦腰折断的大树、被风撕烂的广告牌……那些已“不完整”的自行车,在路边倒了一片……
“年6月27日14时52分,赞皇县国家气象观测站:极大风速36.2米/秒,极大风向。观测员李珊,刘康。”惊魂过后,我们抓紧完成了观测记录。这一课,让我深深学到了对自然之力的敬畏。
看完气象人的分享
网友们会怎么说呢
在中国气象局微博话题下
小编看到了这样的画风……
小编:Ennnnn……没事儿刷刷天气预报,可能比刷剧更有用!
小编:经历过后,更要相信我们的预报能力~
小编:他们不懂你的机智。
小编:论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小编:遇见天气,真的不要盲目自信。
小编:你经历了什么……话不多说,多看看天气预报吧!
你和“天气”之间
有过哪些特别的经历?
“天气”是否也给你上了一课?
留言区分享一下吧!
栏目推荐中国气象报社出品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