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黄梅挑花传承人向游客介绍挑花制作工艺。
本报讯(通讯员曹锦军)“没有想到在东山问梅村景区,还能看到黄梅挑花、岳家拳、黄梅戏等黄梅国家级非遗文化,鲜活地呈现在游客面前。”5月30日下午,来自黄州游客李先生在“湖北省首批非遗特色村镇”五祖镇观看非遗表演时十分感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几年,随着文化和旅游不断深入融合,黄梅这个文化大县的非遗文化加速进入了游客视野,“旅游+非遗”,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非遗重新焕发活力。黄梅县注重“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将禅宗祖师传说、黄梅挑花、岳家拳,黄梅戏等国家级非遗与旅游结合,让文化瑰宝绽放新的魅力。非遗项目不仅成为各个景区的经典表演项目,也是景区营销宣传的新亮点、提升游客体验的新途径。
非遗+旅游,非遗为景区增加了文化元素,景区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提供了平台。通过旅游拓展了非遗的传播途径,弘扬非遗的文化内涵和内在价值,也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时代新活力。
“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近年来,黄梅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大力开展黄梅戏等非遗文化进景区,在元旦、清明、端午、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组织地方文化演出团队走进景区,黄梅戏剧院还在东山问梅村组织18名青年演员常驻景区,使这里处处有景,时时有戏。夜幕下,《风从东山来》大型光影秀如梦如幻,黄梅戏、黄梅挑花、岳家拳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光影变幻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