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
湖北黄梅县黄梅镇人民政府3月1日发布消息称:2月28日上午9时30分左右,黄梅镇向窑村一组村民14户22人误食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二氧化氯环境消毒片(俗称“泡腾片”),剂量1粒/人,医院救治。据悉,22人中有6人在吞服时感觉不适,当时吐出。目前22人经治疗已无大碍。(3月1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当地政府通报,窑村一组组长因有事,没有去领取防护物资,而是找人代领,而代领者没有向一组组长告知物资的用途及方法,发放物资的村妇女主任、会计也没有在电话中告知一组组长泡腾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而一组组长也没有问明泡腾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拿到泡腾片后,就告知村民“每人一粒,吞服”。
有媒体曝光了一份群聊天截图,多位群友讨论称,医院护士称“正在抢救一批中毒的人,一个村20多个人,喝了消毒水,说村干部发的,还要当面喝。”另一位群友补充称:“口服过程中,组长还要拍照留痕迹记录。”如果信息属实,窑村一组组长在对泡腾片用途不明的情况下,还要求村民当面服食对身体有害的环境消毒片,这样的“执行力”显然用错了地方,而且不仅不利于“救人”,而是在“害人”。
将本用于住户家中喷洒消毒的泡腾片当成口服的预防药物让村民吞服,这样的错误实在不应发生。这可能暴露出几个问题,一是暴露了当地在防控物资发放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发放物资的村妇女主任到领取物资的一组组长,如果能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点、耐心一点,也不至于造成村民误食的后果。二是,一些地方基层疫情防控人员没有经过相应的业务培训,欠缺卫生基础知识,这也不利于疫情防控,也容易造成“误服消毒片”这样的事故。三是,一些基层存在疫情防控做表面文章,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表面来看,这些地方落实了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与要求,实际上,这些地方在落实工作时,流于形式,没能抓实、抓细,以至于让工作执行“失准脱靶”、变形走样。
疫情防控要有“好药方”,而有了“好药方”,也要有“好郎中”懂得抓药,也怕“蠢郎中”把好事办成了坏事。对于村民误服消毒片事件,不仅当地要举一反三,要吸取教训,对其他地方也是一个教训。对此,要能加强基层疫情防控人员的业务培训,要严格防控物资发放使用管理。还要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要能将工作落到实处,要狠抓工作落实。
这样才能让疫情防控更精准,而不至于让“硬核防控”变成了“硬核伤害”,不至于因为管理漏洞、工作人员“业务不精”,而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不仅不利于疫情防控,反倒威胁公众生命健康,那就不仅贻笑大方,还可能遗害无穷。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