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见闻湖北黄梅报道)近年来,湖北省黄梅县政法系统不断强化四个意识,以创建“全省优秀平安县、全省法治建设先进县”为目标,以扫黑除恶为统领,以“六无”校园、医院、村(社区)、小区等细胞创建为载体,以开展乡风文明创建为基础,以“一村一干一警”综治联动工作机制为抓手,以矛盾大排查、问题大化解、隐患大消除、普法大宣传为重点,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推出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黄梅样本”,倾力“点线面”一体联动扎实推进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一路攀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平安供给,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交出一份平安合格的满意答卷。该县连年实现“进京零非访”、“六个不发生”和“三不”工作目标。由此,该县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县”、全省“平安县市区”、“维稳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首届社会治理创新“十大案例”当选等殊荣,并连年被市委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盯点”就是在重要节假日等敏感节点,严盯死守,对各类重点人员严格落实“五保一”包保措施,大力实施重要时期维护稳定工作信息日报送研判工作制度,常态化精准维稳信息“三级联动每日排查”快报等举措,确保重点人“24小时在线”,严防脱离视线。完善平安建设工作机制,以县委、县政府或“两办”名义制定出台《县委平安黄梅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年平安黄梅建设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压实平安建设部门责任,与16个乡镇、99个县直单位签订了《平安建设(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真正做到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职责到位。落实领导责任制,进行责任捆绑。实行党委主体责任、政法综治领导分管责任、“一村一干一警”工作组连带责任。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和加压会,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社会重点问题集中整治。成立工作督导组,不定时进村督导,对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工作组,作为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对工作不力的工作组进行通报批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频频给平安建设“加”力,多次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平安建设政策措施,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对智慧公安、扫黑除恶、民生司法等开展视察督查,县政协对平安建设提出多项调查建议,形成助推平安黄梅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巨大合力。
“管线”就是全面加强交通、治安、消防、民爆、矿山、危险化学品、食药、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减少矛盾纠纷、减少治安乱点和减少治安刑事案件,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模式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争取万元推进县级综治中心建设,首先在下新镇投入资金多万元,新建占地面积平米的镇级综治中心,在罗岭村推行村级综治中心建设,其他乡镇比照下新模式推进镇村综治中心建设,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公安、民政、安监、人社、政务等部门力量,着力形成有机统筹、整体联动的大综治、大维稳、大平台工作格局。分线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30余次、大整治10余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加强了舆情监管,提高了互联网舆情监测、研判、预警、防范能力。针对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难管难治问题,落实了有奖监护,做到了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健全了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制度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稳面”就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社会风险大化解、领导干部大接访、重点群体大稳控。完善各类应急预案。该县制定了《防震抗灾》、《各类突发事件》、《校园安全》等各类应急预案,从难从严不间断组织应急演练20余次,确保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控得住;深入破解信访难题。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大县“四大家”领导接访、带案下访、联合接访力度,依法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信访积案结案20余起,确保信访问题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把群众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减少群众诉求表达的随意性,促进信访秩序进一步好转;防范化解“疫情后遗症”。由县委政法委牵头联合政法各单位,县信访局等组织专班对各乡镇、各县直单位的信访维稳工作情况进行多次督导检查,看工作责任是否落实、措施是否具体有效、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情况。对工作落实不力、效果不明显的,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实行约谈。对各单位干部值班和领导带班情况进行暗访检查,对脱岗缺位、擅离职守的,发现一起,曝光一起,查处一起。
“点线面”一体联动推进,相得益彰实现共赢。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社区、从党员领导干部到广大人民群众,黄梅大地众志成城一起迎接平安考验,黄梅儿女守望相助,交出了完美的平安合格答卷。(张飚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