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学书百花畈与梅氏

位于大河镇的百花畈,又名白鹤畈,是黄梅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之一,是齐永明四年至元皇庆元年(-)黄梅古县城的遗址,是州县治所。先后为永兴县、新蔡县、黄梅县、南晋州、黄梅县治所。

百花畈是黄梅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年历史的黄梅古邑治所百花畈,与梅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邑治所百花畈命名的黄梅县名,梅姓是其重要的内涵。

梅姓是黄梅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梅氏始居黄梅,所在地有一山,山上多黄色梅花树,故叫黄梅山。明弘治《黄州府志》载:“黄梅山,在县治西四十里,山多梅树,隋唐时以此名县”。《黄州府志》所提到的县治,就是百花畈。无论是明代、清代,还是现代版的《黄梅县志》均载:“隋开皇十八年(),改新蔡县为黄梅县,因县境北有黄梅山,黄梅水,故名。”

《梅氏宗谱》载:周武王灭商后,念梅伯忠贞,封其诸孙于黄梅,号曰忠侯,重建梅国,封地在今黄梅县境内。梅伯后人以封地梅为氏,始有梅姓,尊称梅伯为梅姓始祖。梅姓在黄梅有一个较大的族群,占全国梅姓总人口的6%以上,是全国梅姓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梅氏宗谱》又载:周敬王时(公元前-前),黄梅连年干旱,居黄梅山的梅姓人,分迁至现在的大河镇百花畈,蔡山梅城,新开柴垏上,孔垄东垏等靠近水源的江边、湖边居住。

君卿公支系《梅氏宗谱》载:梅姓第五十七世祖超公,生有三子:简、远、章。唐昭宗光化年间,其次子远公,出任宣城掾,其弟章公随兄谋生隐居宣城。时值五季之乱,远公有落叶归根之意,但不准奏,便谋划其弟章公携家小回梅,由于时局动荡,隐患时发,且章公年岁不小,又需长途跋涉,即嘱其子安公携妻儿归故里。安公虽出生宣城,常听父辈谈起祖籍黄梅,亦在脑中对黄梅留有印象。此时安公已成家立业,生一子,曰谊。父辈要求回原籍,安公只得遵命。在全家返梅途经江西武宁龙腹潭时,闻梅五季战乱未定,兵匪猖獗,民不聊生,乡民携家小外流。安公一族难归,无奈就地开荒安家,待时机成熟再回祖籍。安公一家勤俭好助,被住地一叶姓,名富庭的老人看中其子谊公,此时谊公已十岁。叶公膝下无子,老伴过世早,唯有一女桂枝,大谊公一岁。两小孩常结伴上山砍柴,叶公看在眼,记在心,联想自己无子,遂与安公攀谈,有意将女儿终身托付谊公。安公落难致此,欣然应允。于是形成明两家暗一家的实况。叶公出资让谊公读书受教,谊公十分珍惜,发奋苦读。宋元符乙卯年()谊公成家,赘居龙腹潭,并出任大理寺评事,家庭生活美满,与叶氏生四子:冠卿、君卿、挚公、贵公。

谊公一直未忘祖嘱,定将儿子送回故乡百花畈。经年累月,几经周折,终让次子君卿回到黄梅百花畈。在家族迁徙中,因山区行程不便,加上战乱,亦有家人流落离散。三子挚公之子楫公,离散遗居湖北通山;四子贵公后裔流落定居江西湖口。

君卿公回梅后,定居于祖籍地百花畈。到君卿公的六世孙时,为避黄梅战乱和水灾,开二公(谱名参公)又带领族人离开百花畈,乘船到达太白湖南岸,一路向南行走,到达蔡山东南赵家埠时停下脚步,定居垦荒,建设赵家埠梅家圈,形成了当今黄梅下乡梅姓君卿公一大支系。

在法章公支系清代《梅氏宗谱》中记载:太九公后裔,世居蔡山白沙港(又名港岸上)。清乾隆年间(公元年左右),由于太白湖南的蔡山地区连年发生洪涝灾害,法章公的第十七世孙,太九户的伦迥公,带领纪义(字章霞)、纪时、纪盛、纪康四子讨荒来到百花畈,看到一个高坡地有两户人家,一户已经没有人住,当他敲开另一户人家门时,住户的李姓主人告诉这一群逃荒者,那一户没有住人的破房子主人姓候,不久前绝了户。经得李姓人同意,伦迥公带领四个儿子在此落脚安家。长子章霞成家后,另立门户,生三子,其中有两个培养成太学生、一个培养成文学生,因子父荣,该村以章霞公命名,遂成了今日的梅章霞村。次子纪时成家后迁居刘塘镇;三子纪盛的孙子辈成家后迁往杨树镇、大洋庙和六渡河定居。

在年的《黄梅县志》县志人物篇中,介绍梅雨田家族后裔时,如梅宝玑,辛亥革命首功者,其祖籍均为百花畈。

有着年历史的黄梅古邑治所百花畈,码头和客船、贩夫与走卒、还有那金戈铁马,已成为历史。繁华散尽,留下的只有遗址土壤中随处可见的秦砖汉瓦及古陶碎片,还有百花畈旁考田河中静悄悄的流水。站在遗址上向西南远眺,当年碧水连天,沼泽芦苇,满畈白鹤不见了,见到的只是一个个美丽的自然村落和一望无际的农田。遥想周敬王时,梅姓人从黄梅山上走了下来,与其他姓氏一道,定居百花畈,开发百花畈,建设百花畈,带来了百花畈的繁荣兴旺,使得百花畈后来成为古邑治所八百余年。兵灾、水灾、疫灾、蝗灾,还有人祸,梅姓人和其他姓氏无奈又从百花畈迁徙他乡。多少代后,梅姓的后裔又遵祖训,从他乡历尽千万磨难,再次回到百花畈,再次与其他姓氏一道,再次规划建设白花畈。

世事沧桑,千年一瞬。百花畈,虽然只是一个历史上的地名,但与梅姓人有着理不清的丝,剪不断的情。梅姓人对百花畈是如此的眷恋,那样的一往情深。百花畈已深深地烙在了梅姓人的脑海里,与梅姓人的血液融为了一体!

梅学书,退休公务员,喜爱文学,著有散文集《俚语乡俗总关情》。他的散文通俗易懂,语言优美,深受读者喜爱。

梅建斌

养马雄风起

王唤柳│人间仙境栗子园

人是老乡亲,月是故乡明,一方水土一方人。景美人更美,美在记忆藏,心中最美是家乡。乡音乡韵绕,乡情乡愁深,谁不说家乡好?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