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琴为戏而生人民资讯

白癜风那家医院治疗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本报记者陈素钰文/图阅读提示:宋先琴,一个为戏而生的女人,从艺30多年来,情系舞台,放飞梦想。她曾在舞台上扮演了许多不同的角色,在艺术道路上坚韧不拔、孜孜不倦地追求,在成长的路上也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一本本荣誉证书、一座座闪亮的奖杯就是她攀登艺术巅峰的最好证明。宋先琴,年生于沙洋县李市镇,虽然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乡村,但生性活泼好动的她能歌善舞,上小学时就是学校的文艺积极分子。读初一那年,她被李市剧团的老师相中,进入该剧团成为一名跑龙套的小演员。从那时起,她就跟着剧团的老师学戏,在这个剧团她总共待了9个多月的时间。年1月,比宋先琴大几岁的一个姐姐偷偷地告诉她,荆门花鼓剧团正在招生,邀约她一起去报名。她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父母,虽然父母都是农民,但思想一直很开明,他们非常支持女儿,也希望女儿将来有一个好前程。在父母与姐姐的鼓励下,她报名参加了招生考试。初生牛犊不怕虎,加上平时积累了一些舞台经验,宋先琴第一次参加招生考试,没有怯场,落落大方的表演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就这样她幸运地入选,成为荆门艺校一名学员。那年她还不满16岁。在荆门艺校,宋先琴边学文化边学戏,还要练习舞蹈基本功。戏曲演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还要有戏曲的基本功底,没有任何功底的宋先琴练起功来比任何人都刻苦。老师规定每天的练功时间为早上6点,而她5点钟就起床练功了。也许是老师看中了这个小姑娘身上的“倔劲”,对她格外“开恩”,每天练功时,都会帮她用绑带把腿绑在窗户上,一绑就是半个小时,然后再控腿,练习单腿站立。很多次她疼得眼泪直流,但为了比别人练得更好,她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老师曾对她说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练就一身真功夫!”除了练功,她和同学们还要学习文化课,这对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有很大的帮助。因而在校期间,宋先琴格外珍惜学习的时间,她的戏曲表演水平和文化功底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艺校学习期间,宋先琴主要是学习荆州花鼓戏。那时她不明白:我们是荆门人,为何要学习荆州的花鼓戏?老师向他们解释:“黄梅戏的发源地在咱们湖北的黄梅县,却在安徽发扬光大。花鼓戏虽然是地方戏,但发展前景也很不错,这就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来传承和发扬!”戏曲讲究“韵”,唱、做、练、打等基本功必须扎实,才能在舞台上很好地刻画各种人物角色。宋先琴天资聪颖,加上勤学苦练,戏路也逐渐打开。但她有自己的弱点,作为女生,她的声音不够清脆,不能演旦角,这反而让她的戏路变得宽广,她主攻小生和武生,还反串老生和老旦。在刻画人物方面,她非常刻苦,白天跟着老师学,到了晚上回宿舍后还不断地揣摩人物,同学们都笑称她是个“戏疯子”。但正因为这样的刻苦,她才能将人物演得惟妙惟肖,大家都称赞她“演什么像什么”!年8月,从艺校毕业的宋先琴进入市艺术剧院工作,现为荆门市艺术剧院二级演员。她从艺30多年来,情系舞台,放飞梦想,在艺术的道路上坚韧不拔、孜孜不倦追求,在成长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她曾在大型现代花鼓戏《高玉莲》中饰“川妹子”。年在大型现代花鼓戏《荷花洲头》中饰“何妈”,该剧荣获第四届文华新剧目奖、剧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年在大型现代花鼓戏《闹龙舟》中饰“村姑”,该剧荣获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和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并参加了建国50周年献礼演出。年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年在大型现代花鼓戏《十二月等郎》中她饰“兰婆婆”,该剧获—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和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一等奖、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届文华奖文华大奖。付出的辛苦和汗水总会有回报。多年来,宋先琴参加过各类艺术比赛并获奖,至今家里的荣誉证书积累了厚厚的几摞,还有各种奖杯,如年获湖北省七市戏曲声腔改革金杯赛三等奖;年获省首届荆州花鼓戏艺术节《高玉莲》主演二等奖;年获省辖七市小品舞蹈金杯赛戏曲小品表演金杯奖;年获省第七届戏曲新人新作展演“新人奖”,等等。每一场演出,宋先琴都认真对待,但由于一场意外,让她离别舞台达5年之久。那是年,她随剧团到北京参加《荷花洲头》的演出。由于演出期间突发停电,正在台上表演的宋先琴不小心被绊倒,她的脖子正好碰到舞台角落的一根铁管上,伤到了韧带,嗓子受到很大影响,这对一名戏曲演员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伤。她当时就昏倒在舞台上,虽经北京的医学专家治疗,但她的嗓音再也恢复不到从前。那时的她内心非常绝望,甚至一度想到了自杀,但在领导、同事和亲人们的鼓励下,她逐渐走出病痛的阴影,后来身体虽然康复,但嗓音没有完全恢复。于是,她拿起了教鞭,受聘于湖北省艺术学院,成为了一名“孩子王”。“不能上舞台表演,可以将自己平生所学和掌握的技艺传授给学生们,也同样是为艺术献身,艺术需要传承。”宋先琴如是说,也是身体力行地这么做着。在湖北省艺术学院,她将自己的平生所学一一整理出来并教授给学生们。因为平时上课对孩子们有些严格,孩子们对她是又爱又怕。但课后,她则成了学生们的知心大姐。她不仅关心孩子们的学业,对孩子们的生活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5年后,宋先琴从省艺校回到荆门,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在戏中多以配角出现,同时参与幕后的工作,承担起剧院执行导演一职。后被荆楚理工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专门教戏曲课。她在授课时,常将自己演出过的剧目结合课本在课堂讲授,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同时还给学生们编排各种传统或现代的戏曲曲目,与学生们一起排练演出,并多次荣获大奖。年11月,她为实验小学排练的中国戏曲广播体操,将传统的戏曲与体操巧妙地结合起来,获得了全市教育系统大赛的特等奖。年,她受邀为东宝梁山调剧团排戏,指导他们进行训练,为该剧团执导排练的梁山调剧目《放风筝》,于第二年受到法国有关方面的盛情邀请去演出,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在采访的最后,宋先琴告诉记者,她与同事们正在排练新戏《青年张文秋》,作为庆祝建党周年的献礼。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她即将退休,将与她热爱的舞台告别,但她依然为了即将开演的新戏操劳。她说:“我在岗位一天,就要认真工作一天,退休只是意味着我年岁大了,但我的心依然年轻,因为我心里还装着花鼓戏,希望我们的戏剧事业越来越好。”本文来源:荆门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