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疗机构 http://www.zkyyhhyy.net/index.html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曾激励无数人奋进的诗句,正出自以鲜明楚地民俗文化而著称的《楚辞》一书中。《楚辞》中不乏有对楚人、楚地描述的诗句,在这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楚地,也流传着一支岳家拳。那么,岳家拳是怎么流传到湖北的呢?新乡与湖北两地的岳家拳有什么历史渊源呢?
说起湖北黄梅的岳家拳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武穆遗书》。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曾有这样一段文字:“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传说中的屠龙刀竟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令各路英豪纷纷争抢。书中记叙“倚天剑”和“屠龙刀”刀剑交锋,同时断裂,里面各有一本绝世武学:《九阴真经》、《武穆遗书》。
而事实上,“武穆”就是岳飞的谥号,《武穆遗书》即为岳飞所著。公元年,岳飞曾率兵到黄梅平定叛乱,战斗结束后,岳飞看到这里既是进出大别山的咽喉,又扼守长江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于是安排他的四子岳震和很多将领在此地镇守。公元年,就在岳飞对金作战取得节节胜利之际,眼看就能收复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南宋皇帝却在一天内连发十二道金牌,急召岳飞回朝,岳飞不仅仰天悲叹,眼看自己十年心血就要毁于一旦,同时意识到,自己此次回去恐怕是凶多吉少,在他回朝之前,特地赶到黄梅找见岳震,将他戎马一生总结出来的拳术、枪法等十八般武艺手稿教给岳震,同时把他的五子岳霆也留在了黄梅,岳飞的后人将这手稿重新编撰整理,就是今天的《武穆遗书》。
其中包含《武穆文书》和《武穆武书》两部分,而“岳家拳谱”就在《武穆武书》当中。《武穆遗书》目前在岳家拳传承人湖北武穴市的张业金师傅手中,岳氏后裔在岳飞遇害以后,为躲避朝廷,震族和霆族隐姓埋名,在黄梅一带定居,直到年才恢复了岳姓。岳霆、岳震两兄弟在其父被害后,隐居黄梅,岳家后代苦练岳家拳,志在有朝一日为先祖复仇,故岳家拳就这样在湖北黄梅一代代的流传下来。
既然都为“岳家拳”,那么湖北黄梅与河南新乡两地岳家拳的历史关系便颇具研究意义。一直以来,两地一直被作为岳家拳传承的典范,但两地的岳家拳传承体系却相对独立,两地的岳家拳传承呈现出:“不交叉、不同属、不同源”三大特点。
首先“不交叉”:湖北黄梅岳家拳起源于岳飞四子岳震、五子岳霆,河南新乡岳家拳起源于岳飞手下的一名将领“范祖”在此后的数百年时间里,甚至直到现在,在各自的传承地中传承人发展将近三十代而无任何关联。湖北岳家拳传人从“二十一代—田德和”开始走向外姓传承,又经历“翟映元、库柏芝、朱傅业”三代,现今传承至二十七代张业金之子张奇刚手中;新乡岳家拳则一直以来靠范氏一门的传承,到十八代传承人“范清远”也开始走向外姓传承,目前已有三十三代。但这期间,两地传承体系互不相交,而是越发呈现出一种平行发展的态势,相互之间甚至没有任何方面的渗透。
其次,“不同属”:湖北黄梅、河南新乡两地岳家拳的发源到底谁先谁后,谁属于谁的分支,一直是争论的话题。经调查后发现,就发源时间而言,还需分情况而论。岳飞传《武穆遗书》与岳震时为公元年,而范祖是在岳飞父亲岳和病故,岳飞回家守孝时向岳飞学艺的。岳和去世为年,据此推算,那时岳震尚未出生,从这点意义上讲(传承人角度),范祖确实早于其接触到岳家拳;但岳家拳传入新乡已经到了明清时期,而在岳飞去世后,岳震、岳霆就定居在湖北了,岳家拳因此扎根在了湖北黄梅一带,从这点意义上讲(地域角度),湖北岳家拳的起源是早于河南新乡地区的。
最后“不同源”:从广义上讲,湖北黄梅、河南新乡两地岳家拳均源于岳飞,但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除去岳家拳鼻祖岳飞不论,故从狭义上说,两地的起源又是不同的:湖北岳家拳起源于岳飞子嗣,而新乡岳家拳起源于范氏,从严格意义上讲,两地从第一代传承人开始就有了本质的差别。
据黄梅县一位岳氏后裔讲:“现今的湖北岳家拳传承可简单归为“震族”“霆族”两支。”所谓“震族”就是指岳飞第四子岳震的后代,“霆族”即是指岳飞第五子岳震的后代。直到延续至二十一代传承人“田德和”那里,湖北岳家拳已然开始向外姓传播。而河南新乡的岳家拳是由岳飞麾下的一位范姓副将带入此地的,并在此后将近多年的时间里,一直由范氏一脉传承,直到清末民国时期才开始向外姓传播。所以说两地岳家拳“同根不同源”,湖北岳家拳源于岳飞的子嗣,新乡岳家拳源于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