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病毒,22人竟无知吃下泡腾片

北京治皮肤病的好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525899.html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发生在浙江龙泉一个新闻事件,就是龙泉一幼儿园6名幼儿昨误食药品中毒。

事情的发生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孩子不懂事,他把长得像像糖果的精神病药“氯氮平”带到幼儿园,然后被其他的小伙伴们分食。

但是想不到这种无知的事情也在一群成年人之间上演了。并且这次的主演不是6名,而是22名。

简直是典型的“聪明无滞碍,愚昧莫知前。”

众所周知,黄梅县是个著名的戏乡。很多人因为这个称呼认识了它,但是却没想到,第二次的印象竟然是发生在这里的一出闹戏。

3月1日黄梅镇政府就发布了一则通报,说是在2月28日上午9:30左右,黄梅镇向窑村一组村民14户22人误食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二氧化氯环境消毒片(俗称“泡腾片”),剂量1粒/人,医院救治。

好在目前为止,这22人中有6人在吞服时感觉不适,当时吐出,现在22人经治疗已无大碍。 

这俗话说的好病急,不能乱投医,但是这件事情当中这还没病呢,就乱投医了。

事件之中的蒋建军,他在未弄清泡腾片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的情况下,自以为泡腾片是防治新冠病毒的药物,于是告知村民“每人一粒,吞服”。

部分吞服了泡腾片的村民反映不适,蒋建军及时将发放的泡腾片收回。于是得知此消息后的镇、村干部立即赶到现场,将吞服了泡腾片医院治疗。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医院,安排部署救治工作,这才遏制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从这件事情的性质上来看,其实就等同于疫情刚刚传播的时候,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购买各种药品。什么都信并且什么都吃。

首先工作人员在工作事务上面衔接不畅,这肯定是存在的问题所在。其次,网上关于说拍照留念的事情,其实这并非真实。因为有相关的人员就出来说了这样一句话:

“的确是要挨家挨户测体温,然后登记,顺带就发放这个药片,没有说要拍照留痕迹。”

但尽管如此,相关的部门的确该举一反三,全面整改了。各个地方也应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毕竟关键时期千万别犯了什么重大错误。

无论是在严格防控物资发放使用管理方面,还是在全面开展防控物资发放使用业务培训方面,抑或是对于发放的防控药品进行排查,都不能够掉以轻心。

最后,即便是上面的人做到了消毒用品单独放置以及村干部专人管理。但是用的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常识和判断能力。

因为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它告诉你,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

你必须得老老实实地承认和呈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不要认为一个概念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这个概念所指就是“别人告诉你该干嘛”。

实际上,“认为”这个词本身主观,也正是这种主观造成很多蔽聪塞明的存在。相反,若不是出于无知,那则就是出于智力上的懒惰。

千万别赔了性命又折智商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