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3/5719481.html
今年是我国北斗系统卫星发射收官之年,最后一颗收官组网卫星于6月23日发射成功,6月30日成功定点于距离地球3万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有人其实就有疑问,我们花费了这么大的价钱建设了北斗系统到底有什么实际价值呢?9日央视的一则新闻直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北斗检测系统提前检测到山体位移的橙色预警,让14户33人均已提前撤离,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立下了大功。
北斗监测系统提前预警到山体滑坡,人员全部安全转移
根据央视新闻直播间9日报道,受连日强降雨影响,7月6日下午,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潘坪村雷家山地质灾害隐患点突发山体滑坡,塌方山体达万立方米,非常幸运的是在灾情发生前,北斗检测系统已经提前发现了这里的地质灾害隐患。石门县接到北斗卫星监测系统发布的橙色预警后,及时组织14户33人提前撤离,山体滑坡时没有人员伤亡。
当地村民说:整个看到房子倒塌,还有羊等没有来得及转移的羊等都一下子跟着垮掉的泥石流冲走了。那真的是惊天动地,面积太大了。
据初步勘测,雷家山有两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了山体滑坡,滑动面长度达米左右,滑坡土方万立方米左右,山体滑坡造成省道S线部分路段损毁,1座小型电站毁坏,5栋房屋垮塌。但幸运的是,在山体滑坡前,所有人员都被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央视报道,早在6月24日,石门县接到上级通报的北斗卫星监测系统地质灾害橙色预警,称潘坪村雷家山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数据出现异常。经智能地质灾害风险预警评估模型分析,该处隐患点变形量偏大,且近期有加速下滑的趋势,建议启动应急调查,受威胁居民临时撤离。
石门县收到北斗检测系统的预警信息后,前后转移了14户33名居民,从而在山体滑坡发生无一人伤亡。
石门雷家山山体滑坡预警经验值得借鉴
常德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主任王敦雷介绍说:我们凭借科技的手段,加上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相结合来保障人民生命的安全。石门的滑坡就是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监测到滑坡点有位移的现象,再加上石门连续遭遇了强降雨的袭击,对于相关区域的群众提前进行人员转移,集中安置,而且要求在危险警报未解除之前不得离开擅自回家,防止人员伤亡。
这次石门雷家山山体滑坡没有人员伤亡就是北斗检测系统所立功劳。因此我国的地方政府应该跟常德市的这个北斗检测系统好好取经,防患于未然,在容易发生地质次生灾害的地点设置地质灾害隐患点,一旦发现异常就采用如同石门县这样的措施。
据媒体报道,受特大暴雨影响,7月8号凌晨4点左右,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袁山村3组突发山体滑坡,导致9名群众被埋。经过消防官兵的抢救,截至7月9日下午14:50,埋压的9人已全部搜救出(8人无生命体征,1名81岁的老婆婆生命体征平稳)。如果袁山村村民能够像石门雷家山村民那样提前得到预警,提前转移,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悲剧。
现在北斗系统已经越来越完善,各种检测信息将越来越准确,因此肯定将应用到水灾、火灾、山体滑坡、雪崩、地震等重大灾害的预警中,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小编结语
人类在重大灾难面前,如果能够提前预警到灾难的发生从而采取预防措施无疑将挽救人们的生命。在我国南方各省,很多地方无论气候、地质地貌特征均差不多一样,因此常德石门的这次预警信息成功安全转移人员无疑值得借鉴。
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667.html